1. 制度法規
    制度法規
    返回
    《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試行)》
    2023-5-11 8:47:05

     

    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力社保局、龍港市社會事業局:

    為加強和規范全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維護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合法權益,制訂《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5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本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維護用人單位和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以下簡稱“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需要暫停工作接受治療,繼續享受原工資福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自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次日起按自然日連續計算。

    第三條  停工留薪期在《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以下簡稱“《目錄》”)規定期限內,工傷職工憑已簽訂工傷保險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協議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診斷證明直接向用人單位提出停工留薪期申請,用人單位應當準許。

    第四條  多部位或多組織器官受到損害的,以各受損害部位對應的停工留薪期中最長的期限作為該工傷職工的停工留薪期。各受損害部位停工留薪期期限不累計計算。

    第五條  遭受原發性損傷引起感染或并發癥的,根據協議醫療機構的醫療診斷證明,可以在原發性損傷停工留薪期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

    第六條  工傷職工施行內固定治療(克氏針除外)的,在取內固定物時,享有1個月停工留薪期。取內固定物時仍處于停工留薪期內的,重疊的期間不累計計算。

    第七條  工傷職工所受傷害未列入《目錄》的,以臨床治愈或經治療相對穩定需要的時間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6個月。

    第八條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目錄》規定的期限,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需延長的,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應在期滿前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延長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按照勞動能力鑒定程序組織專家進行鑒定,作出是否延長的書面結論。停工留薪期(含延長停工留薪期)累計不超過24個月。

    第九條  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未在《目錄》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延長停工留薪期申請的,停工留薪期不超過《目錄》規定的期限。

    在《目錄》規定的期限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停工留薪期自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時結束。

    第十條  工傷職工在《目錄》規定的停工留薪期滿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職工在《目錄》規定的停工留薪期限內,經治療傷情治愈或相對穩定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后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停止享受工傷醫療、停工留薪期等工傷保險待遇。待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為其鑒定后,按鑒定結論享受相關待遇。

    第十一條  工傷職工恢復工作后舊傷復發,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治療的,重新確認停工留薪期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附件

     

    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損傷類)

    傷害部位

    停工留薪期

     

    頭面部損傷(S00—S09)

     

    頭面部損傷(S00—S09)

     

    頭部淺表損傷S00

    2

    頭部頭皮開放性傷口S01

    1-2

    顱骨和面骨骨折S02

    顱骨穹隆骨折S02.0

    2-3

    單純顱底骨折S02.1(如伴CSF漏或并發顱內感染,需在完全控制后)

    2-4

    鼻骨骨折S02.2

    2

    單純眶底骨折S02.3

    2-4

    顴骨和上頜骨骨折S02.4

    1-2

    牙折斷S02.5

    2

    下頜骨骨折S02.6

    1.5

    累及顱骨和面骨的多發性骨折S02.7

    1-8

    其他顱骨和面骨骨折S02.8

    2-4

    頭部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03

    頜關節脫位S03.0

    2

    鼻中隔軟骨脫位S03.1

    1.5

    牙脫位S03.2

    1

    顱神經損傷S04

    視神經和視路損傷S04.0

    3-8

    動眼神經損傷S04.1

    3-8

    滑車神經損傷S04.2

    3-8

    三叉神經損傷S04.3

    3-8

    展神經損傷S04.4

    3-8

    面神經損傷S04.5

    3-8

    聽神經損傷S04.6

    3-8

    副神經損傷S04.7

    3-8

    其他顱神經損傷S04.8

    3-8

    眼和眶的損傷S05

    結膜和角膜擦傷(深層)S05.0

    2

    眼球和眶組織挫傷S05.1

    3-5

    眼撕裂傷和破裂,伴有眼內組織脫出或缺失S05.2

    3-6

    眼撕裂傷和破裂,不伴有眼內組織脫出或缺失S05.3

    3-4

    眶穿透性傷口,伴有或不伴有異物S05.4

    5

    眼球穿透性傷口,伴有異物S05.5

    3-5

    眼球穿透性傷口,不伴有異物S05.6

    3-5

    眼撕脫傷S05.7

    5

    眼和眶的其他損傷S05.8

    2

    顱內損傷S06

    腦震蕩S06.0

    1-2

    硬膜外出血S06.4

    3-6

    創傷性硬膜下出血S06.5

    3-9

    創傷性蛛網膜下出血S06.6(不伴有腦室擴大)

    3-9

    其他顱內損傷S06.7

    3-6

    急性硬膜下積液S06.8

    3-6

    慢性腦膜下血腫S06.9

    3-6

    腦挫裂傷S06.10

    3-9

    腦干損傷S06.11

    12

    頭部軟組織擠壓傷S07

    1

    頭面的部分創傷性切斷S08

    頭皮撕脫S08.0

    3-6

    耳創傷性切斷S08.1

    3-6

    頭面部其他部位的創傷性切斷S08.8

    3-6

    頭面部未特指部位的創傷性切斷S08.9

    3-6

    頭部其他和未特指的損傷S09

    頭部血管損傷S09.0

    1個月

    頭部肌肉和肌腱損傷S09.1

    1個月

    耳鼓膜創傷性破裂S09.2

    2

    頭部多發性損傷S09.7

    2-4

    頸部損傷

    (S10—S19)

    頸部淺表損傷S10

    2

    頸部開放性傷口S11

    1

    頸部骨折S12

    第一頸椎骨折S12.0

    6

    第二頸椎骨折S12.1

    6

    頸部脊柱多發性骨折S12.7

    6

    頸部其他部位的骨折S12.8

    1-3

    頸部水平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13

    頸部椎間盤創傷性破裂S13.0

    4-6

    頸椎脫位S13.1

    1-6

    頸部多發性脫位S13.3

    4-6

    頸部扭傷S13.4

    1

    甲狀腺區扭傷S13.5

    1

    頸部水平的神經和脊髓損傷S14

    頸部脊髓的震蕩和水腫S14.0

    3-12

    頸部脊柱神經根的損傷S14.2

    3-12

    臂叢神經損傷S14.3

    10-12

    頸部周圍神經損傷S14.4

    10-12

    頸部交感神經損傷S14.5

    10-12

    頸部水平的血管損傷S15

    頸動脈損傷S15.0

    2-6

    頸部多處血管的損傷S15.7

    2-6

    頸部擠壓傷S17

    1-2

     

    胸部損傷

    (S20—S29)

     

    胸部損傷

    (S20—S29)

     

    胸部淺表損傷S20

    乳房挫傷S20.0

    2

    胸部挫傷S20.2

    2

    胸部多處淺表損傷S20.7

    2

    胸部開放性傷口S21

    2-4

    肋骨、胸骨和胸部脊柱骨折S22

    胸椎骨折S22.0

    4-6

    胸部脊柱多發性骨折S22.1

    6

    胸骨骨折S22.2

    3

    肋骨骨折S22.3

    2-3

    肋骨多發性骨折S22.4

    4-6

    骨性胸廓其他部位骨折S22.8

    3

    胸部關節的脫位和韌帶扭傷S23

    胸部椎間盤創傷性破裂S23.0

    4-6

    胸椎脫位S23.1

    4-6

    胸部脊柱扭傷S23.3

    1-2

    肋骨和胸骨扭傷S23.4

    1-2

    胸部水平的神經和脊髓損傷S24

    胸部脊髓的震蕩和水腫S24.0

    6-12

    胸部脊柱神經根的損傷S24.2

    6-12

    胸部周圍神經損傷S24.3

    6-12

    胸部交感神經損傷S24.4

    6-12

    胸部血管損傷S25

    2-6

    心臟損傷S26

    2-6

    其他和未特指的胸內器官損傷S27

    創傷性氣胸S27.0

    2-3

    創傷性血胸S27.1

    2-3

    創傷性血氣胸S27.2

    3-4

    肺的其他損傷S27.3

    4-6

    支氣管損傷S27.4

    2-6

    胸部氣管損傷S27.5

    3-6

    胸膜損傷S27.6

    2

    其他胸內器官損傷S27.8

    3

    胸部擠壓傷和胸的部分創傷性切斷S28

    胸部擠壓傷S28.0

    1-3

    胸的部分創傷性切斷S28.1

    6

    胸部其他和未特指的損傷S29

    6

     

    腹部、腰背部、腰椎和骨盆損傷(S30—S39

     

    腹部、腰背部、腰椎和骨盆損傷(S30—S39

     

    腹部、腰背部、腰椎和骨盆損傷(S30—S39

     

    腹部、腰背部和骨盆淺表損傷S30

    腰背部和骨盆挫傷S30.0

    2

    腹壁挫傷S30.1

    2

    外生殖器挫傷S30.2

    1-3

    腹部、腰背部和骨盆開放性傷口S31

    腰背部和骨盆開放性傷口S31.0

    1

    腹壁開放性傷口S31.1

    1

    外生殖器開放性傷口S31.2

    1-3

    腰部脊柱和骨盆骨折S32

    腰部椎骨骨折S32.0

    4-6

    骶骨骨折S32.1

    2-4

    尾骨骨折S32.2

    2-4

    髂骨骨折S32.3

    2

    髖臼骨折S32.4

    4-6

    恥骨骨折S32.5

    3

    腰椎和骨盆其他和未特指部位的骨折S32.8

    1-6

    腰部脊柱和骨盆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33

    腰椎間盤創傷性破裂S33.0

    4-6

    腰椎脫位S33.1

    4-6

    骶髂關節和骶尾關節的脫位S33.2

    4-6

    腰部脊柱扭傷S33.5

    1-2

    腰部脊柱和骨盆其他和未特指部位的扭傷S33.7

    1-2

    腹部、腰背部和骨盆水平的神經和腰部脊髓損傷S34

    腰部和骶部脊柱神經損傷S34.2

    6-12

    馬尾損傷S34.3

    6-12

    腰骶叢損傷S34.4

    6-12

    腰部、骶部和骨盆交感神經損傷S34.5

    6-12

    腰部、腰背部和骨盆周圍神經損傷S34.6

    6-12

    腹部、腰背部和骨盆水平的血管損傷S35

    2-6

    腹內器官損傷S36

    脾損傷S36.0

    3-6

    肝或膽囊損傷(肝損傷6月,膽囊損傷3月)S36.1

    3-6

    胰損傷S36.2

    3-6

    胃損傷S36.3

    3-6

    小腸損傷(十二指腸損傷費用加倍)S36.4

    3-6

    結腸損傷S36.5

    3-6

    直腸損傷S36.6

    3-6

    多個腹內器官損傷S36.7

    4-8

    其他腹內器官損傷S36.8

    3-6

    盆腔器官損傷S37

    腎損傷S37.0

    2-4

    輸尿管損傷S37.1

    2-8

    膀胱損傷S37.2

    2-4

    尿道損傷S37.3

    2-8

    卵巢損傷S37.4

    2-4

    輸卵管損傷S37.5

    2-4

    子宮損傷S37.6

    2-4

    其他盆腔器官損傷S37.8

    2-4

    腹部、腰背部和骨盆的部分擠壓傷和創傷性切斷S38

    外生殖器擠壓傷S38.0

    1-3

    外生殖器創傷性切斷S38.2

    2-6

    腹部、腰背部和骨盆其他和未特指的損傷S39

    3-6

     

    肩和上臂損傷(S40—S49

     

    肩和上臂損傷(S40—S49

     

    肩和上臂淺表損傷S40

    2

    肩和上臂開放性傷口S41

    2

    肩和上臂骨折S42

    鎖骨骨折S42.0

    3-6

    肩胛骨骨折S42.1

    3-6

    肱骨上端骨折S42.2

    3-6

    肱骨干骨折S42.3

    3-6

    肱骨下端骨折S42.4

    3-6

    肩和上臂其他部位的骨折S42.8

    3-6

    肩胛帶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43

    肩關節脫位S43.0

    1-3

    肩鎖關節脫位S43.1

    1-3

    胸鎖關節脫位S43.2

    1-3

    肩關節扭傷S43.4

    1-3

    肩鎖關節扭傷S43.5

    1-3

    胸鎖關節扭傷S43.6

    1-3

    肩和上臂水平的神經損傷S44

    上臂水平的尺神經損傷S44.0

    6-12

    上臂水平的正中神經損傷S44.1

    6-12

    上臂水平的橈神經損傷S44.2

    6-12

    上臂水平的其他神經損傷S44.8

    6-12

    肩和上臂的血管損傷S45

    2-3

    肩和上臂的肌肉和肌腱損傷S46

    2-6

    肩和上臂擠壓傷S47

    1-3

    肩和上臂創傷性切斷S48

    肩關節處創傷性切斷S48.0

    3-12

    肩和肘之間水平的創傷性切斷S48.1

    3-12

    肩和上臂其他和未特指的損傷S49

    3

    肘和前臂損傷(S50 —S59

    前臂淺表損傷S50

    2

    前臂開放性傷口S51

    2

    前臂骨折S52

    尺骨上端骨折S52.0

    3-6

    橈骨上端骨折S52.1

    3-6

    尺骨干骨折S52.2

    3-6

    橈骨干骨折S52.3

    3-6

    尺骨、橈骨骨干骨折S52.6

    3-6

    橈骨下端骨折S52.5

    3-6

    尺骨、橈骨下端骨折S52.4

    3-6

    肘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53

    橈骨頭脫位S53.0

    1-3

    肘關節脫位S53.1

    1-3

    橈側副韌帶創傷性破裂S53.2

    1-3

    尺側副韌帶創傷性破裂S53.3

    1-3

    肘關節扭傷S53.4

    1-3

    前臂水平的神經損傷S54

    前臂水平的尺神經損傷S54.0

    6-12

    前臂水平的正中神經損傷S54.1

    6-12

    前臂水平的橈神經損傷S54.2

    6-12

    前臂的其他神經損傷S54.8

    6-12

    前臂水平的血管損傷S55

    2-3

    前臂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損傷S56

    2-3

    前臂擠壓傷S57

    1-3

    前臂創傷性切斷S58

    肘切斷S58.0

    3-12

    肘和腕之間切斷S58.1

    3-12

    前臂其他和未特指的損傷S59

    3

    腕和手損傷(S60—S69

    腕和手淺表損傷S60

    2

    腕和手開放性傷口S61

    2

    腕和手水平的骨折S62

    手舟骨骨折S62.0

    3-6

    其他腕骨骨折S62.1

    3-6

    第一掌骨骨折S62.2

    3-6

    其他掌骨骨折S62.3

    3-6

    拇指骨折S62.5

    3-6

    其他手指骨折S62.6

    3-6

    腕和手水平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63

    腕關節脫位S63.0

    1-3

    指關節脫位S63.1

    1-3

    腕和腕關節韌帶創傷性破裂S63.3

    1-4

    掌指和指間關節處的手指韌帶創傷性破裂S63.4

    1-3

    腕關節扭傷S63.5

    1-3

    手指關節扭傷S63.6

    1-3

    腕和手水平的神經損傷S64

    腕和手水平的尺神經損傷S64.0

    6-8

    腕和手水平的正中神經損傷S64.1

    6-8

    腕和手水平的橈神經損傷S64.2

    3-6

    拇指的神經損傷S64.3

    1-3

    其他手指的神經損傷S64.4

    1-3

    腕和手水平的其他神經損傷S64.8

    2-3

    腕和手水平的血管損傷S65

    2-3

    腕和手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損傷S66

    2-6

    腕和手擠壓傷S67

    1-3

    腕和手創傷性切斷S68

    拇指切斷S68.0

    1-3

    其他單個手指切斷S68.1

    1-3

    多個手指切斷S68.2

    1-3

    手指伴有腕和手其他部分的創傷性切斷S68.3

    3-12

    腕關節切斷S68.4(手指離斷再植術12月)

    3-12

    髖和大腿損傷(S70—S79

    髖和大腿淺表損傷S70

    1

    髖和大腿開放性傷口S71

    1

    股骨骨折S72

    股骨頸骨折S72.0

    6-12

    經大轉子骨折S72.1

    6-9

    轉子下骨折S72.2

    6-9

    股骨干骨折S72.3

    6-9

    股骨多發性骨折S72.7

    6-9

    髖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73

    髖脫位S73.0

    1-3

    髖扭傷S73.1

    1

    髖和大腿水平的神經損傷S74

    6-12

    髖和大腿水平的血管損傷S75

    2-6

    髖和大腿肌肉和肌腱損傷S76

    2-6

    髖和大腿擠壓傷S77

    1-3

    髖和大腿創傷切斷S78

    6-12

     

    膝和小腿損傷(S80—S89

     

    膝和小腿損傷(S80—S89

     

    小腿淺表損傷S80

    2

    小腿開放性傷口S81

    1

    小腿骨折(包括踝)S82

    髕骨骨折S82.0

    3-6

    脛骨上端骨折S82.1

    3-9

    脛骨骨干骨折S82.2

    3-9

    脛骨下端骨折S82.3

    3-9

    腓骨骨折S82.4

    1-3

    內踝骨折S82. 5

    2-4

    外踝骨折S82.6

    2-4

    小腿多發性骨折S82.7

    3-9

    膝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83

    髕骨脫位S83.0

    1-2

    膝關節脫位S83.1

    2-4

    半月板撕裂S83.2

    1-3

    膝關節軟骨撕裂S83.3

    1-3

    膝關節多發性損傷S83.7

    3-9

    小腿水平的神經損傷S84

    6-12

    小腿水平的血管損傷S85

    2-6

    小腿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損傷S86

    2-6

    小腿擠壓傷S87

    1-3

    小腿創傷切斷S88

    膝切斷S88.0

    3-9

    膝和踝之間的切斷S88.1

    3-6

    踝和足損傷(S90 —S99

    踝和足淺表損傷S90

    1

    踝和足開放性傷口S91

    1

    足骨折(除外踝)S92

    跟骨骨折S92.0

    3-6

    距骨骨折S92.1

    3-9

    其他跗骨骨折S92.2

    2-4

    跖骨骨折S92.3

    1-3

    趾骨折S92.4

    1-3

    其他趾骨折S92.5

    1-3

    足多發性骨折S92.7

    3-6

    踝和足水平的關節和韌帶脫位、扭傷S93

    踝關節脫位S93.0

    2-3

    足趾脫位S93.1

    1

    踝和足水平的韌帶破裂S93.2

    3-6

    足的其他部位脫位S93.3

    1-3

    踝扭傷S93.4

    1-3

    足趾扭傷S93.5

    1

    踝和足水平的神經損傷S94

    足底外側神經損傷S94.0

    3

    足底內側神經損傷S94.1

    3

    踝和足水平的腓深神經損傷S94.2

    3

    踝和足水平的皮感覺神經損傷S94.3

    3

    踝和足水平的多神經損傷S94.7

    3-6

    踝和足水平的其他神經損傷S94.8

    3-6

    踝和足水平的血管損傷S95

    2-3

    踝和足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損傷S96

    2-6

    踝和足擠壓傷S97

    1-3

    踝和足創傷切斷S98

    3-6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損傷(T00—T07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損傷(T00—T07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淺表損傷T00

    頭和頸的淺表損傷T00.0

    1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淺表損傷T00.1

    1

    上肢多個部位的淺表損傷T00.2

    1

    下肢多個部位的淺表損傷T00.3

    1

    上肢和下肢多個部位的淺表損傷T00.4

    1

    其他復合部位的淺表損傷T00.8

    1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開放性傷口T01

    頭和頸的開放性傷口T01.0

    1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開放性傷口T01.1

    1-2

    上肢多個部位的開放性傷口T01.2

    1

    下肢多個部位的開放性傷口T01.3

    1

    上肢和下肢多個部位的開放性傷口T01.4

    1

    其他復合部位的開放性傷口T01.8

    1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骨折T02

    頭和頸的骨折T02.0

    6-9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骨折T02.1

    6-9

    上肢多個部位的骨折T02.2

    6-9

    下肢多個部位的骨折T02.3

    6-12

    上肢和下肢多個部位的骨折T02.4

    6-12

    其他復合部位的骨折T02.8

    6-9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脫位、扭傷T03

    頭和頸的脫位、扭傷T03.0

    6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脫位、扭傷T03.1

    6

    上肢多個部位的脫位、扭傷T03.2

    6

    下肢多個部位的脫位、扭傷T03.3

    6

    上肢和下肢多個部位的脫位、扭傷T03.4

    6

    其他復合部位的脫位、扭傷T03.8

    6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擠壓傷T04

    頭和頸的擠壓傷T04.0

    1-3

    胸并伴有腹、腰背部和骨盆的擠壓傷T04.1

    1-3

    上肢多個部位的擠壓傷T04.2

    1-3

    下肢多個部位的擠壓傷T04.3

    1-3

    上肢和下肢多個部位的擠壓傷T04.4

    1-3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擠壓傷T04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及四肢的擠壓傷T04.7

    3

    其他復合部位的擠壓傷T04.8

    3

    累及身體多個部位的創傷性切斷T05

    雙手創傷性切斷T05.0

    6-12

    一只手和另一臂創傷性切斷T05.1

    6-12

    雙臂創傷性切斷T05.2

    6-12

    雙足創傷性切斷T05.3

    6-12

    一只足和另一腿創傷性切斷T05.4

    6-12

    雙小腿創傷性切斷T05.5

    6-12

    上肢和下肢任何組織創傷性切斷T05.6

    6-12

     

    軀干、四肢或身體未特指部位的損傷(T08 —T14

     

    軀干、四肢或身體未特指部位的損傷(T08 —T14

     

    脊柱骨折,水平未特指T08

    6

    脊柱和軀干的其他損傷,水平未特指T09

    軀干淺表損傷,水平未特指T09.0

    1

    軀干開放性傷口,水平未特指T09.1

    1

    軀干未特指關節和韌帶的脫位、扭傷和勞損T09.2

    1-3

    脊髓損傷T09.3

    6-12

    軀干未特指神經、脊神經根和神經叢損傷T09.4

    6

    軀干未特指肌肉和肌腱損傷T09.5

    6

    軀干創傷性切斷,水平未特指T09.6

    6

    上肢骨折,水平未特指T10

    3

    上肢的其他損傷,水平未特指T11

    上肢淺表損傷,水平未特指T11.0

    1

    上肢開放性傷口,水平未特指T11.1

    1

    上肢未特指關節和韌帶的脫位、扭傷和勞損T11.2

    2

    上肢未特指神經的損傷T11.3

    6

    上肢未特指血管的損傷T11.4

    6

    上肢未特指肌肉和肌腱損傷T11.5

    6

    上肢創傷性切斷T11.6

    6

    下肢骨折,水平未特指T12

    3

    下肢的其他損傷,水平未特指T13

    下肢淺表損傷,水平未特指T13.0

    1

    下肢開放性傷口,水平未特指T13.1

    1

    下肢未特指關節和韌帶的脫位、扭傷和勞損T13.2

    2

    下肢未特指神經的損傷T13.3

    6

    下肢未特指血管的損傷T13.4

    6

    下肢未特指肌肉和肌腱損傷T13.5

    6

    下肢創傷性切斷T13.6

    6

    通過自然腔口進入異物的效應(T15—T19)

    外眼異物T15

    角膜異物T15.0

    2-1

    結合膜囊異物T15.1

    2

    外眼其他和多處部位內異物T15.8

    2-3

    耳內異物T16

    1

    呼吸道內異物T17

    鼻竇內異物T17.0

    2

    鼻孔內異物T17.1

    1

    咽內異物T17.2

    1

    喉內異物T17.3

    1-2

    氣管內異物T17.4

    1

    支氣管內異物T17.5

    1

    呼吸道其他和多處部位內異物T17.8

    6

     

    燒傷和化學灼傷(T20—T32

     

    燒傷和化學灼傷(T20—T32

     

    燒傷和化學灼傷(T20—T32

     

    燒傷和化學灼傷(T20—T32

     

    燒傷和化學灼傷(T20—T32

     

    燒傷和化學灼傷(T20—T32

     

    頭和頸燒傷和化學灼傷T20

    一度燒傷T20.1

    1

    二度燒傷T20.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0.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0.5

    1

    二度化學灼傷T20.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0.7

    3-9

    軀干燒傷和化學灼傷T21

    一度燒傷T21.1

    1

    二度燒傷T21.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1.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1.5

    1

    二度化學灼傷T21.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1.7

    3-9

    肩和上肢燒傷和化學灼傷(除外腕和手)T22

    一度燒傷T22.1

    1

    二度燒傷T22.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2.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2.5

    1

    二度化學灼傷T22.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2.7

    3-9

    腕和手燒傷和化學灼傷T23

    一度燒傷T23.1

    1

    二度燒傷T23.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3.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3.5

    1

    二度化學灼傷T23.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3.7

    3-9

    髖和下肢燒傷和化學灼傷(除外踝和足)T24

    一度燒傷T24.1

    1

    二度燒傷T24.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4.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4.5

    1

    二度化學灼傷T24.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4.7

    3-9

    踝和足燒傷和化學灼傷 T25

    一度燒傷T25.1

    1

    二度燒傷T25.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5.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5.5

    1

    二度化學灼傷T25.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5.7

    3-9

    限于眼和附器的燒傷和化學灼傷T26

    眼瞼和眼周區燒傷T26.0(淺二度,深二度,三度)

    2,4,6

    角膜和結膜囊燒傷T26.1

    3-6

    燒傷,伴有眼球破裂和破壞T26.2

    5-8

    眼瞼和眼周區化學灼傷T26.5                                    (淺二度,深二度,三度)

    2,4,6

    角膜和結膜囊化學灼傷T26.6

    3-6

    化學灼傷,伴有眼球破裂和破壞 T26.7

    5-8

    呼吸道燒傷和化學灼傷T27

    喉和氣管燒傷T27.0(淺二度,深二度,三度)

    2,4,8

    呼吸道其他部位的燒傷T27.2(淺二度,深二度,三度)

    2,4,8

    喉和氣管化學灼傷T27.4(淺二度,深二度,三度)

    2,4,8

    呼吸道其他部位化學灼傷T27.6                              (淺二度,深二度,三度)

    2,4,8

    其他內部器官的燒傷和化學灼傷T28

    口和咽燒傷T28.0

    3-8

    食管燒傷T28.1

    3-8

    消化道其他部位燒傷T28.2

    3-10

    泌尿生殖器官燒傷T28.3

    3-10

    口和咽化學灼傷T28.5

    3-10

    食管化學灼傷T28.6

    3-8

    消化道其他部位化學灼傷T28.7

    3-8

    泌尿生殖器官內化學灼傷T28.8

    3-8

    身體多個部位的燒傷和化學灼傷T29

    一度燒傷T29.1

    1

    二度燒傷T29.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29.3

    3-9

    一度化學灼傷T29.5

    1

    二度化學灼傷T29.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29.7

    3-9

    燒傷和化學灼傷,身體部位未特指T30

    一度燒傷T30.1

    1

    二度燒傷T30.2(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燒傷T30.3

    3-9

    一度化學灼傷T30.5

    1

    二度化學灼傷T30.6(淺二度,深二度)

    2-6

    三度化學灼傷T30.7

    3-9

     

    根據體表累及范圍分類的燒傷T31

     

    根據體表累及范圍分類的燒傷T31

     

    面積少于10%的燒傷T31.0

    一度

    1-3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10%—19%的燒傷T31.1

    一度

    2-5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20%—29%的燒傷T31.2

    一度

    3-6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30%—39%的燒傷T31.3

    一度

    3-8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40%—49%的燒傷T31.4

    一度

    3-9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50%—59%的燒傷T31.5

    一度

    4-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60%—69%的燒傷T31.6

    一度

    4-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70%—79%的燒傷T31.7

    一度

    4-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80%—89%的燒傷T31.8

    一度

    6-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90%或更多的燒傷T31.9

    一度

    6-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根據體表累及范圍分類的化學灼傷T32

     

    根據體表累及范圍分類的化學灼傷T32

     

    面積少于10%的化學灼傷T32.0

    一度

    1-3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10%—19%的化學灼傷T32.1

    一度

    2-5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20%—29%的化學灼傷T32.2

    一度

    3-6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30%—39%的化學灼傷T32.3

    一度

    3-8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40%—49%的化學灼傷T32.4

    一度

    3-9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50%—59%的化學灼傷T32.5

    一度

    4-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60%—69%的化學灼傷T32.6

    一度

    4-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70%—79%的化學灼傷T32.7

    一度

    4-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80%—89%的化學灼傷T32.8

    一度

    6-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90%或更多的化學灼傷T32.9

    一度

    6-12

    淺二度

    深二度

    三度

    凍傷(T33—T35

    一度凍傷T33

    1

    二度凍傷T34

    2-6

    三度凍傷T35

    3-9

     

    溫州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職業病類)

    種類

    停工留薪期

    塵肺合并癥

    塵肺合并感染

    1

    塵肺合并臟器功能不全

    1

    塵肺合并腫瘤

    1 療程(不多于12月)

    塵肺合并活動性肺結核

    6

    康復性治療

    1 療程(不多于12月)

    放射性疾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性病

    一度

    1

    二度

    2

    放射性腫瘤

    重度

    6

    中毒

    鉛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鉛)

    急性鉛中毒

    輕度

    2

    重度

    3

    慢性鉛中毒

    輕度

    1

    中度

    3

    重度

    12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急性汞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3月(不含合并腎衰)

    慢性汞中毒

    輕度

    1

    中度

    3

    重度

    12

    錳及其化合物中毒

    慢性錳中毒

    輕度

    3

    重度

    12

    鎘及其化合物中毒

    急性鎘中毒

    輕度

    1

    重度

    3

    慢性鎘中毒

    輕度

    3

    重度

    12

    鈹病

    急性鈹中毒

    輕度

    2

    重度

    4

    慢性鈹中毒

    輕度

    3

    重度

    12

    中毒

    鉈及其化合物中毒

    急性鉈中毒

    輕度

    2

    重度

    4

    慢性鉈中毒

    輕度

    3

    重度

    12

    鋇及其化合物中毒

    急性鋇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2

    釩及其化合物中毒

    急性釩中毒

    輕度

    2

    重度

    2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急性磷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3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慢性砷中毒

    輕度

    2

    重度

    6

    砷化氫中毒

    急性砷化氫中毒

    輕度

    2

    重度

    3月(不含溶血腎衰)

    氯氣中毒

    急性氯氣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3

    甲醇中毒

    急性甲醇中毒

    輕度

    2

    重度

    2月(不含視神經損害)

    二氧化硫中毒

    急性二氧化硫中毒

    輕度

    1

    中度

    1

    重度

    2

    光氣中毒

    急性光氣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3

    氨氣中毒

    急性氨氣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3

    偏二甲基肼中毒

    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

    輕度

    1

    重度

    3

    中毒

    氮氧化合物中毒

    急性氮氧化合物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3

    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輕度

    2周(不含高壓氧治療)

    重度

    6

    2月(不含腦部損害)

    二硫化碳中毒

    慢性二硫化碳中毒

    輕度

    2

    重度

    6

    磷化氫、磷化鋅、磷化鋁中毒

    急性磷化氫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氰及腈類化合物中毒

    急性丙烯腈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四乙基鉛中毒

    急性四乙基鉛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有機錫中毒

    急性三烷基錫中毒

    輕度

    2

    中度

    2

    重度

    2

    羰基鎳中毒

    急性羰基鎳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1

    苯中毒

    急性苯中毒

    輕度

    1

    重度

    3

    慢性苯中毒

    輕度

    3

    中度

    3

    重度

    12

    甲苯中毒

    急性甲苯中毒

    輕度

    1

    重度

    3

    慢性甲苯中毒

    輕度

    3

    中度

    3

    重度

    12

    中毒

    二甲苯中毒

    急性二甲苯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慢性二甲苯中毒

    輕度

    2

    中度

    4

    重度

    12

    正乙烷中毒

    慢性正乙烷中毒

    輕度

    1

    重度

    3

    汽油中毒

    急性溶劑汽油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慢性溶劑汽油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9

    一甲胺中毒

    急性一甲胺中毒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有機氟聚合物中毒

    急性有機氟中毒

    輕度

    3

    中度

    3

    重度

    6

    二氯乙烷中毒

    急性1、2—氯乙烷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四氯化碳中毒

    急性四氯化碳中毒

    輕度

    1

    重度

    2月(不含肝臟損害)

    氯乙烯中毒

    急性氯乙烯中毒

    輕度

    2

    重度

    1

    慢性氯乙烯中毒

    輕度

    1

    中度

    6

    重度

    12

    三氯乙烯中毒

    急性三氯乙烯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氯丙烯中毒

    慢性氯丙烯中毒

    輕度

    2

    重度

    6

    中毒

    氯丁二烯中毒

    急性氯丁二烯中毒

    輕度

    2

    重度

    1

    慢性氯丁二烯中毒

    輕度

    2

    重度

    6

    苯胺類中毒

    苯的氨基硝基化學物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2

    三硝基甲苯中毒

    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12

    酚中毒

    急性酚中毒

    輕度

    1

    重度

    2

    五氯酚(鈉)中毒

    急性五氯酚(鈉)中毒

    輕度

    2

    重度

    2

    甲醛中毒

    急性甲醛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2

    硫酸二甲酯中毒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2

    丙烯酰胺中毒

    慢性丙烯酰胺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6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輕度

    1

    中度

    2

    重度

    3

    有機磷類中毒

    急性有機磷類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2

    氨基甲酸酯類中毒

    急性氨基甲酸酯類中毒

    輕度

    2

    重度

    1

    中毒

    殺蟲脒中毒

    急性殺蟲脒中毒

    輕度

    2

    中度

    1

    重度

    2

    溴甲烷中毒

    急性溴甲烷中毒

    輕度

    1

    重度

    2月(不含腦部損害)

    擬除蟲菊酯類中毒

    輕度

    2

    重度

    1

    職業性皮膚病

    化學性皮膚灼傷

    輕度

    1

    中度

    3

    重度

    6

    職業性眼病

    化學性眼部灼傷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6

    電光性眼炎

    輕度

    1

    中度

    重度

    職業性白內障

    輕度

    手術后1

    中度

    重度

    職業性腫瘤

    膀胱癌

    10

    肝血管肉瘤

    9

    其他職業病

    職業性哮喘

    輕度

    1

    重度

    2

    職業性急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

    輕度

    1

    重度

    2

     

    使用說明

    1.本目錄中的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是針對身體不同部位遭受原發性損傷后,進行救治、康復和恢復性治療所需要的最長時限(“停工留薪期”欄內“-”前、后分別為輕、重度最長時限)。

    2.傷害部位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進行分類及編碼。

    3.每一部位的損傷均按淺表損傷,開放性傷口,骨折,關節脫位和韌帶的損傷,神經和脊髓損傷,血管損傷,內部器官損傷,肌肉和肌腱損傷,擠壓傷和切斷傷劃分。
      4.淺表損傷包括:擦傷,挫傷(包括青腫和血腫),淺表異物所致的損傷不伴有大的開放性傷口。
      5.開放性傷口包括:穿刺傷,切割傷,撕裂傷,動物咬傷。

    6.骨折包括:閉合性骨折(粉碎型、壓縮型、青枝型、嵌入型、線型、單純型、螺旋型),開放性骨折(哆開型、感染型、槍彈型、穿刺型)。
      7.關節脫位和韌帶的損傷包括:關節(囊)以及韌帶的撕脫、撕裂傷、扭傷、創傷性(關節積血、破裂、不全脫位、撕裂)。

    8.神經和脊髓損傷包括:脊髓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損傷,神經損傷,創傷性(神經切斷、脊髓出血、麻痹、截癱、四肢癱)。

    9.血管損傷包括:切割傷,撕裂傷。

    10.肌肉和肌腱損傷包括:撕脫,切割傷,撕裂傷,創傷性破裂。

    11.本目錄是指治療各種原發性損傷所需的時間,不與各種后遺癥相對應。各種原發性損傷造成的后遺癥,是損傷造成的后果。

     

    分享至: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21国产精品喷潮白浆,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党